瓦斯峰值何以一路飙升到11.02%?——湖南局组织多方联动成功处置1起瓦斯高值超限事件
时间:2025-09-01 11:53

  “嘀嘀嘀……7121730分,一阵清脆而尖锐的报警声打破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湖南局预警中心监控室的宁静。监控大屏上,湖南省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突出矿井24采煤工作面T3传感器数值陡然飙升,瞬间刺破1.0%的安全阈值红线,一路飙升至11.02%

  T3异常超限!数值仍在急剧攀升!”负责预警监控的值班员易俊华紧盯着闪烁的屏幕,声音紧绷,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记录这组令人心惊的数据。话音未落,刺目的红光接连在相邻屏幕上爆闪——T4T2T1T0传感器相继告急,实时数值均突破安全范围。

  国家局监控平台警报骤响的同时,值班电话嘶鸣。易俊华一把抓起听筒,传来急令:郴州一煤矿24采面极端瓦斯超限!T3峰值11.02%且持续报警!立即报告局领导,火速派人现场处置!

  当日值班局领导陈枢闻报即令,即刻启动预案,责令煤矿全员紧急升井,矿山救护队驰援待命,督促郴州市应急管理局、监察执法二处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核实处置。令出同时,他已快步冲向电梯。

  现场处置:多方力量连夜攻坚

  2020分,省、市、县三级监管监察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悉数抵达煤矿调度指挥中心。此时,井下人员已按紧急撤离方案全部安全升井,安全员正严密监测井下状态。

  “当前工作面瓦斯浓度仍维持在2.6%左右。通风系统运行状况如何?”监察执法二处副处长吴东楠紧盯监控屏幕,向该煤矿总工程师发问。

  该矿总工程师迅速回应,额角渗着细汗,“主通风机运转正常,但判断采空区存在持续瓦斯涌出风险。我们已采取紧急措施,切断工作面电源,并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现场实时盯守。”

  “立即打开2457联络巷风门,调整通风方案,加大风量稀释瓦斯。”吴东楠现场指挥,“火速组建专家组,精准分析瓦斯来源,制定排险方案,必须尽快控制住局面。”

  现场成立临时指挥部,分为监测组、通风组、技术组和后勤组,各组各司其职。通风组紧急调整风门,增加24采煤工作面的风量;监测组每10分钟汇报一次瓦斯浓度数据;技术组则调取工作面图纸,分析潜在的瓦斯异常点。

  “报告,监测数据显示,瓦斯浓度开始下降,当前值0.08%。”次日凌晨1时,监测组传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好消息。

  “保持警惕,持续强化通风稀释,直至浓度稳定降至0.05%以下。”吴东楠特别叮嘱。指挥部内紧绷的气氛稍缓,但无人离岗,所有目光仍锁定在实时数据流上,严阵以待。

  调查溯源:密闭管理漏洞浮出水

  经过一夜紧张处置,清晨7时,24510工作面瓦斯浓度稳定在0.04%,险情彻底解除。此时,湖南局已牵头成立调查组,开始对事件原因展开全面调查。

  调查组首先来到24采煤工作面邻近的采空区密闭处。“你们看,这里的密闭用的全是木板,缝隙很大,根本起不到密封作用。”调查组专家指着1号密闭说,“采空区积聚的瓦斯就是从这些缝隙里漏出来的。”

  面对调查,该煤矿安全科长承认,“为了省成本、图省事,我们确实违规用木板砌筑了密闭,没按规定使用红砖+混凝土墙体。”

    进一步调查发现,事发前几日,采空区顶板出现小幅垮落,垮落产生的压力将积聚在采空区的瓦斯压出,通过不合格的密闭缝隙扩散到24采煤工作面,最终导致瓦斯高值超限。

  “这是典型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形同虚设。”调查组组长满脸严肃,“必须深挖根源,严肃追责,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整改提升:筑牢煤矿安全防线

  根据调查结论,执法人员依法依程序责令煤矿停产整顿,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处罚,并针对瓦斯超限事故根源及暴露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针对性防范措施与系统性整改建议。

  在技术层面,煤矿全面检查所有采空区密闭,统一采用红砖+混凝土砌筑,确保密闭严实不漏气;在管理层面,建立了密闭定期检查制度,由专职人员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我们还新增了3处瓦斯传感器,实现对采空区和工作面的全方位监测,一旦数值超标,系统会自动切断电源并报警。”该煤矿负责人在整改汇报中说。

  瓦斯超限是煤矿安全的头号杀手,对瓦斯超限零容忍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守护矿工生命安全的庄严承诺。监察执法二处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涉事矿山企业能深刻汲取此次事件教训,做好源头防范工作,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自查自纠,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真正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

  为巩固整改效果,监察执法二处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煤矿密闭管理专项检查,共排查出类似问题隐患23处并督促全部整改到位。

  

  

  井下木质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