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湖南局监察执法二处针对嘉禾县一国有煤矿开展专项帮扶指导,成功破解该矿甲烷传感器T4数据曲线不连续的技术难题,以精准服务为煤矿安全生产筑牢数据防线。
当日上午,监察执法二处应急值守人员在湖南煤矿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巡查辖区煤矿“三大系统”运行情况时发现异常:嘉禾县一国有煤矿8月21日24510-1工作面甲烷传感器T4的数据曲线出现“断档”。
应急值守人员不敢怠慢,立刻调取该工作面T0、T1、T2、T3另外4个甲烷传感器的历史数据曲线,结果让人心头一紧——同一时间段内,包括T4在内的5个传感器数据曲线竟全部中断。
“单个传感器出问题可能是偶然故障,但5个传感器同时断档,这里面肯定有蹊跷。”带着这份警觉,应急值守人员第一时间拨通矿方电话核实情况。然而,对方的答复却与平台数据形成矛盾:“8月21日矿里是按计划做的传感器调校,当时矿上自己的监控系统看得清清楚楚,曲线都是连续的,没发现任何异常。”
数据矛盾背后可能隐藏安全隐患,应急值守人员迅速将情况上报,并申请赴矿现场核查。“必须查清数据断档原因,绝不能让监测系统形同虚设。”该处负责同志当即批准。
抵达煤矿后,执法组第一时间进入监测监控室核查,发现类似数据“断档”现象自7月起已多次出现。“调校流程是否严格按规范执行?”面对执法人员询问,当班调校人员坚定表示“全程合规”。为验证说法,执法组决定,“下井!现场监督传感器调校,逐一核实数据情况。”
在井下24510-1工作面,执法人员紧盯调校全过程,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标准。升井后核查数据时,新的矛盾出现了:矿内监测监控系统显示曲线连续,但湖南煤矿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上的数据仍存在“断档”。“流程没问题,那问题会不会出在设备功率上?”执法组组长提出假设,决定开展第二次下井核查。
此次下井,执法人员不仅监督调校人员按规范完成T0-T4传感器调校,还特意要求两人同时调校T0和T1,以测试设备同步运行状态。
然而,升井后的数据比对结果更棘手:不仅湖南煤矿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数据“断档”,煤矿、湖南局、国家局三方数据竟无法统一。“核心问题出在数据传输环节,必须联合设备厂家深挖根源。”执法组当即要求矿方联系厂家技术员,并约定第三次下井核查时间。
几天后,设备厂家技术员抵达煤矿。为让技术排查更具针对性,监察执法二处执法组提前梳理前两次核查的核心信息,形成了一套完整清晰的问题线索链,其中不仅精准标注了数据断档的具体时间节点、汇总了煤矿本地系统与湖南局、国家局平台的三方数据对比表,还留存了井下现场调校的全程视频资料。做好充分准备后,执法组带着这份详实的佐证材料,与厂家技术员一同深入井下,正式启动第三次现场核查工作。
在工作面现场,执法人员组织调校人员同步采集三方数据、实时监测系统状态,最终通过数据溯源锁定症结:安全监控上传软件的“数据状态位传输错误”,按照标准,系统调校状态位数值应为4,但实际传输数值包含5,导致系统误判数据无效并自动忽略,进而出现曲线“断档”。
找到问题根源后,厂家技术员立即通过远程操作,将上传系统的状态位参数修正为标准值4。参数修改完成后,现场测试随即展开:湖南煤矿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与煤矿本地监控系统的曲线完全重合,数据传输无延迟、无错漏,困扰煤矿的数据“断档”问题彻底解决。
“过去总觉得检查就是找茬,现在才明白这是把安全送到家门口。”该矿矿长感慨。